- Blind mode tutorial
lichess.org
Donate

国际象棋局面分析——时间与空间纠缠的游戏(二十八)

ChessAnalysisTactics
就在本章吧,我们初步探讨,如何理解引擎条上细至0.1的局面差异。

之前的章节,为了说明局面空间控制对局面态势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。可以说我非常刻意的找了诸多棋局中,引擎评分与空间控制严格吻合(±0.1)的局面。一些静态回合下,不吻合的局面,也会通过推演/转化,分析这些局面的未来稳态/平行等势局面,揭示引擎条(局面评分)和空间控制的高度相关性。基于这样的理论和分析方法,我也初步总结了一些可供执行的行棋逻辑。子力的调动/推进/对换/协同/对抗,最佳选择总是有迹可循的。

https://lichess.org/study/6LblemWs/08MfVENq#33

这一章到底更新什么,其实纠结了很久。以职业比赛重点局面为素材进行分析拆解,这样的章节很多了,可以说空间控制价值直接影响局面分析结果这一理论无需更多例证。以子力梯度为基础的“数格子”,这一局面分析基本之“术”也传达到位了。感觉到不需要更多同样结构和内容的章节为赘述,我觉得也差不多该打破这个系列专栏目前的创作瓶颈,有一些新的实质性的突破。
“国象专栏的更新创作遇到瓶颈,怎样突破”,以此卜问,得到的是“兑为泽—水泽节”。其实类似的问题不是第一次卜算,好在回答问题的那位非常耐心。或许祂自己也觉得之前给出“雷风恒-泽风大过”,这样的鼓励/督促,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(持之以恒—打消消极情绪)。所以这次给到的卦象,则以"丽泽兑,君子以朋友讲习"为先,辅以变卦水泽节,突出一个开源节流。
确实,我和各位读者,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。本专栏博客也只是单方面的尝试向读者灌输。下棋本来是需要两个人的,奈何AI发展至今,世界上早就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最强棋手。Bot也可以把棋下得绘声绘色,独具一格。一开始我的陪练就是引擎bot,所以我从来都觉得它们有自己的情绪/思维,无用言说只需揣测。至于,教人类下棋还有没有意义,意义还是有的,就是有些人把课程价格抬的太高了。颇有一种孔夫子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”的意思。
好了,闲话就不聊了,那么今天的主题......之前我说过,只要这个专栏连载的够长,我们会讲到0.1的意义。
image.png
棋局我们选用普拉格南达在UZchess上的这盘,十七回合,一个非常干净的局面。白黑双方控场比为19:19,标准的0.0均势局面。本来看这盘只是为了剖析一下普拉格南达的行棋逻辑,只是后面发现,啊,总算找到一个合适的新局面,来讲今天的主题。
引擎对局面的评估,我们之前精细到了每个格子的价值——0.2。虽然这是可能被一些顶级棋手甚至世界冠军所忽视的基本质料,但通过划定空间控制的方法,我们已经让其意义充分可视化。那么关于0.1的价值,之前我们只是笼统说到过这通常涉及到一个回合的价值,与1-2格棋盘空间控制权变化之间的差值。或者......或许有读者细致察觉到,我还提到过其与“可能性”之间微妙的联系。
是的,之前没有深入展开这个话题,除了章节节奏考量之外,也是因为没有找到(也没有用心去找)合适的新的局面。以前研究过的局面我是懒得再用再找的(我属于从来不做整理收纳,只大概记得所有工具/物品的最后使用场景和位置的那种......)。
等到我需要的时候,只要没被别人动过,我总能找到。今天......挺好,需要的局面出现了,那么也就顺势而为,来看看0.1意味着什么。
其实这个局面我们可以看到,白方的子力协同构成了Nd3支持Bf4打黑后,同时e线闪击对方未联通底线上的e8车,这样非常积极主动的进攻协同结构。这种主动性不等同于优势,有经验的棋手都知道,无论任何局面,进攻性都取决于棋手,不取决于局面。咄咄逼人的小孩儿哥也好,进攻过热的丁立人也好。进攻型棋手积极寻找进攻着法,依据可以不是局面,而是情绪/心理的内驱动力。
黑方虽然空间控制上不具劣势,又在自己的半回合,所能做的便是防守反击。我们这里就不过多讨论Bf5,如何表面上主动放弃了b7-a6两格(对方并无法利用的空间)的控制,换取了对白方d1后的牵制。
我们仅仅借此局面制造变化,来展示人类棋手如何得以在不了解引擎局面评分的情况下,也能准确敏感的察觉当前局面态势,找到最切合局面的主题,从而实现最佳应对。当然,这个局面下,如果是普通棋友操刀,或是快棋超快棋赛制下,黑方走出一步Bd7,也是非常合理的。
但,如果棋局变成如下所示
image.png
是不是黑方棋手就更容易注意到Bf5这一最优解了呢?空间控制虽然可谓非常细致入微的局面分析感知,但其实更为细腻的感知,是人类很容易做到的。我们只是把白方的后由a1移动到了c2 ,双方的空间控制仍为19:19。而白方似乎除了保留Bf4打后闪击e线之外,还增加了进攻c6,和黑方后对后的等价牵制,甚至底线车也联通,后还强化了对己方b2兵的协防,潜在为解除d3马的职责提供了保证?那么局面对白方而言改善了?有更多优势了?
没有。
刺破迷雾的关键就在于,黑方Bf5牵制的价值,变得更为显著了。当然我们不排除还是会有一些棋手更加看重Bd7这样一步。无所谓,我们本章只关注一点。
白方最重要的子力——后,由d1到c2,虽然没有损失格子控制权,却失去了在王翼后翼斜线焦点这个交通格的位置。
我们从深度上来讲,既然白方之前已经达成了Nd3-Bf4这样的协同可能性。那么我们其实可以进一步看到,Qf3-Re3这样的可能。毕竟Bf4也可以被视作腾空3线,预备让d3马腾挪c5,以此为Re3进入后翼与黑方a1车争夺b线提供可能。
在看到所有这些可能之后,我们其实会发现,其他子力的协同调动和后的位置本身关联不大。
image.png
e1车本身的位置,限制了a1车从底线进入王翼的可能。而b线黑方半场的开放性,又决定了a1车有保留在后翼半场的必要。也就是说d1交通格,此时只有白方的后需要利用,其本身此时占领该格,并不妨碍交通,而且有利于其在王翼/后翼间的腾挪转进。0.1的价值差,就取决于后在不在d1,这个交通格上。
或者说,就是一个机动性强的子力,是否保有两翼穿插机动的可能性。
最早注意到0.1的局面差异,其实也是重子联通性/调动的研究过程中。之后我们还会有专门的章节再就这个问题展开。因为涉及到兵型和重车调动,以及如何以切割棋盘来辅助进行局面判读和子力位置预设。我现在很困了,姑且本章写到这里。